2024年,小米集团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探索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汽车业务全年净亏损高达62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卖出一辆车亏损约4.53万元。这一数据引发了外界对小米造车战略的广泛讨论,同时也凸显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投入与高风险特性。
从财务表现来看,小米汽车业务在2024年全年交付了13.6万辆SU7系列车型,实现收入32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8.5%。尽管如此,由于前期高额的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小米汽车业务仍未能实现盈利。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造车初期规模不足,成本分摊有限,因此亏损是行业普遍现象。他还强调,随着产能提升和供应链优化,亏损幅度正在逐步收窄,第四季度单台净亏损已降至约1万元,毛利率提升至20.4%。
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也与其高投入密切相关。2024年,小米在汽车业务上的研发投入高达6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至110-120亿元人民币。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工厂建设、人员招聘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卢伟冰坦言,造车过程艰辛,但成功一定非常酷。他同时表示,小米汽车业务还处于投入期,未来几年内可能仍无法实现盈利。
尽管亏损,小米汽车业务的表现仍显示出一定的潜力。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13.68万辆,创下新势力车企单月交付速度的新纪录。此外,小米汽车的毛利率也在逐步提升,第四季度毛利率达到20.4%,显示出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这表明,随着产能的扩大和供应链的优化,小米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善。
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有观点认为,小米通过手机业务的高利润支持汽车业务的发展,这种“量价齐升”的模式虽然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风险。雷军在财报电话会上回应称,小米造车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目前亏损较大,但未来几年内将逐步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并未对其整体财务表现造成太大影响。2024年,小米集团全年营收达到36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这表明,尽管汽车业务亏损严重,但小米的核心业务仍保持强劲增长。
展望未来,小米计划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汽车业务的盈利模式。首先,小米将继续扩大产能,计划到2025年将年产能扩大至40万辆。其次,小米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小米还计划推出更多车型,如首款SUV车型YU7,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小米汽车业务虽然在2024年面临巨额亏损,但其在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努力仍显示出一定的潜力。随着产能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小米汽车业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实现盈利。对于小米而言,造车之路仍需坚持与优化,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探索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