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文化产业 >

他们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怎么看?— 系列报道之四:专家学者们的感言(5)

2025-07-24 15:13 来源:中网资讯T|T

  虽然任重道远,这也算是一片“蓝海”。我坚信,有启动仪式的宗旨方向、领导的支持、团队的努力,经过几年建设,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传统文化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李志华:

  蔡民基先生,对您策划组织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捐赠壮举,由衷赞佩!您的情怀担当是当世稀珍!此次盛会重磅嘉宾多多,场面非常热烈!这是一次成功的书法盛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想必您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之辛劳,您和团队辛苦了!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协理事,北京草书委员会委员柳清芬:

  蔡民基院长退休后,一门心思放在书法教育领域,开设各种培训班、高研班以及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他在书法培训中不断研究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书法教育到现在已进入了“溯古通今一体化”教学阶段。一路走来,他所做的努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也是其中一个见证者,他为传承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

  溯古通今”是指追溯事物的古今起源,从而通晓古今的变迁和历史。所以每个书法家应该对书法史有一个熟知和了解。但是现在的社会节奏比较快,所以大部分书法家都在一种书体下功夫,而实操性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对各个书体不会做过多的研究。蔡院长带领团队开展的“溯古通今书法教育”,可以让学员们短时间内掌握整个书法的脉络,所以也希望热爱书法的朋友加入学习中来,对各个书体做到全面了解和学习。

  今天应邀参加“溯古通今工程启动仪式”,走进展厅,瞬间被各种书法作品震撼,甲古文,章草,简牍帛书,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书体,都在各自争诉着每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使观者不自觉驻足其中,遐想连篇…蔡民基院长把对书法的热爱演变成了对中国文化的创新传播,很值得我们学习。

  清华美院中国书画艺术名家高级课程研修班导师,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会理事, 山东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宋春青:

  我作为“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教学的一名导师来到这里,心情既激动又充满敬畏。激动的是,能与诸位共同探索书法传承的深层意义;敬畏的是,我们脚下这条路,是无数先贤用笔墨铺就的文化长河。

  “溯古通今书法”,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我们常面临这样的困惑:学习者能写得一手漂亮字,却不懂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作品技法娴熟,却难掩风格雷同的尴尬;既具备扎实的技法基础,又渴望在艺术表达和职业能力上实现突破。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痛点”,并呈现出“三破三立”的鲜明特点:即破解“同质化”困局,重塑书法职业教育生态;扭转“重技轻文”倾向,激活文化基因密码;打破书法教育职业瓶颈,延伸书者职业价值。

  中国秦文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服务发展中心专家教授陈靛:

  中国秦文研究会联合16个协会和单位共同举办的“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等系列活动,在北京盛大启幕。这是集书法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和甲骨文作品捐赠于一体的文化盛事。它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中华文脉的深情回望与创新传承。

  从顺应时代的角度探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一体化教学,可以提炼出对当代书法教育创新的重要启示。这是一种创新模式,它具有科学的实用性,又有发展的合理性;既强调对传统技艺、理论的深度传承,又注重与现代技术跨学科思维的融汇,其核心逻辑对人文艺术与传统古文字的深层理解和掌握,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