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财经资讯 >

同一个历史时钟 改革开放中的上汽历程(3)

2018-12-19 11:23 来源:财联社T|T

  而后来的上汽通用项目,也同样成为上汽集团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大开发中的重要里程牌。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和上海市一号工程,从打下第一根桩,到首辆别克轿车下线,仅仅耗时17个月,创下了汽车整车制造工厂的全球记录。

  

  (上图:第一辆别克新世纪下线)

  上汽的改革发展史,就是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典范样本。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坚持不变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建设精神,到不依附他人坚持发展独立的全工业制造体系,上汽所走的,这是同样一样道路。

  今天的上汽,不仅是全国产销量第一的知名车企,更是拥有自己的自主研发体系、拥有从设计到制造、从部件到总成、从系统到整车的世界第七大车企。

  永远在路上

  单从桑塔纳和别克的成功来说,上汽已经初步完成了国家和人民所交待的任务。但从一家核心国企来说,上汽的历史职责和民族责任,却还有很多。

  大而不强,这是很多国企的通病,但对上汽来说,却始终心怀生存忧虑,要在强手如林的汽车产业,真正打出自己的天地,仅仅依靠几款走红的合资车型是不够的。

  进入21世纪之后,上汽才算真正走入一个大企业大品牌该直面的复杂竞争环境。当时的上汽,不仅拥有七、八家整车制造企业,更囊括了六、七十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再加上销售、设计、科研等配套单位,大大小小的实体几乎达到百家。

  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才会明白上汽走过的道路,有多么艰辛;衬托出今天的成就,有多么珍贵。既要加强整车和零部件的科研生产,又要理顺老牌国企内部的沉疴流弊,可谓家大主难。

  现任上汽集团董事长的陈虹,1984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当时的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担任轿车项目的基层员工。1985年进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97年进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2004年进入上汽管理层,担任总裁和党委副书记一职。2014年,陈虹出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陈虹既亲身见证了上汽这几十年的成长和发展,又作为管理层参与了上汽最近二十年的改革和壮大。

  改制重组、整体上市和自主品牌,成为当时上汽集团的三大战略。而这三大战略,又和今天上汽的“新四化战略”一脉相承,勤勤恳恳延续了上汽骨子里的伟大精神。

  “大企业不能满足于做‘加工车间’!企业要壮大自身,归根结底离不开核心技术。要通过高层次的兼并,集成全球资源,掌握知识产权,提高我国汽车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上汽人掷地有声地说。

  为此,上汽提出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目标,要把上汽建设成为创新的世界着名汽车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着名汽车生产企业。

  

  (上图 :上汽自主品牌临港工厂)

  当然,上汽提出这样充满斗志的战略,也是基于切实的技术储备和科研实力。在解决了改制重组和整体上市之后,上汽终于能够集中全力于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了。

  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前三十年上汽集团都在苦修内功,后十年就到了厚积薄发的喷薄时代。

  一方面,加大自有科研机构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大力吸收和学习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汽车科技,上汽在科研创新道路上越走越顺,各个系统的正向反馈,形成了一股合力,推动上汽的前进步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