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财经调查 >

多个视频平台被曝“偷时间”,用户权益受侵害

2025-09-08 09:54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近日,多个视频平台被曝出“偷时间”问题,用户在观看广告时实际播放时间远超标明时长,引发广泛关注。红星资本局的调查发现,多个互联网平台标识为80秒、120秒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均超过标明时长,用户权益受到侵害。

  “时间错觉”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在做不喜欢的事情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然而,当用户在观看互联网广告时,时间被“偷走”并非错觉。广告时长的延长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引发用户对平台诚信的质疑。

  用户在使用视频平台时,常因广告时间过长而感到不满。例如,用户在观看广告时,实际等待时间可能比标明时间长数倍,导致体验感下降。这种“偷时间”行为不仅损害了用户权益,也可能影响平台的声誉和用户粘性。

  广告时长的延长可能涉及技术或管理问题。平台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漏洞或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广告时长超出预期。此外,平台在广告审核和计时机制上可能存在漏洞,导致用户权益受损。

  用户对“偷时间”问题的反应各不相同。部分用户选择投诉或向平台反馈,而部分用户则选择转移至其他平台。这种行为可能促使平台改进广告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行业内部对“偷时间”问题的反应也值得关注。部分平台可能面临监管压力,需加强广告审核和计时管理。此外,行业内的竞争也可能促使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用户信任。

  “偷时间”问题不仅涉及用户权益,还可能影响平台的长期发展。平台需在广告管理、用户服务和技术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行业竞争力。

  用户权益保护和平台责任的平衡是解决“偷时间”问题的关键。平台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广告审核和计时机制的透明度,以赢得用户信任和市场认可。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图片推荐

  • 1
  • 2
  • 3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