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德化县一家专注于陶瓷制品的企业因关税上涨问题,尝试劝阻国外客户取消订单,但客户坚持购买,甚至表示“宁愿少吃一餐也要拥有这款产品”。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外贸领域“劝退不成”的典型案例。
背景与尝试
该企业主营陶瓷树等文创产品,累计出口超5000万件,产品以节日装饰为特色,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然而,近期关税政策调整导致成本上升,企业试图通过沟通劝退客户,但客户态度坚决,表示产品文化价值远高于价格因素。
劝退过程与客户反应
企业多次尝试协商,包括调整价格、强调产品稀缺性及文化意义,但客户仍坚持购买。客户甚至以“宁愿少吃一餐”为代价表达对产品的喜爱,凸显文化认同与情感连接的强大力量。
行业启示与反思
这一案例反映出外贸中“情感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冲突。企业需在成本控制与客户体验间寻找平衡,同时需警惕“劝退文化”可能带来的客户流失风险。此外,文化产品的独特性与情感价值,可能成为企业抵御市场波动的“护城河”。
行业对比与借鉴
类似案例在外贸领域屡见不鲜。例如,外贸企业常面临客户取消订单的困境,需通过灵活策略(如寻找替代客户、优化产品结构)化解危机。但本案中,客户对产品的文化认同超越了经济考量,为企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范本。
“劝退不成”并非失败,而是客户与产品价值的双向认可。在国际商务中,文化共鸣与情感连接,可能比价格谈判更具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