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全球长期配置型资金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根据高盛的最新报告,追踪MSCI全球指数的共同基金中,有49%对中国零配置,而37%低配中国,这表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与此同时,A股市场在2025年初迎来了历史最佳开年表现,市场信心显著提升,为全球资本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从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在2024年4月至7月期间明显加仓中资股,尽管随后因市场博弈点的变化有所流出,但整体趋势仍显示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此外,ETF产品成为外资加仓中国股票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2024年3月至4月期间,境外对冲基金和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中国股票ETF。
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中国股市的投资叙事。高盛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AI产业链中后期受益者,如数据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场景,以及具备高股息率和股份回购能力的优质企业。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不仅符合全球资本的长期配置需求,也契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化改革和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证A500指数ETF的推出,以其“互联互通”和“ESG筛选”条件,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这一指数不仅反映了新旧动能转换下的核心资产,也为长钱配置提供了优质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但中国市场的基本面依然强劲。中国经济的韧性、政策支持的力度以及全球资产比价的结果,都使得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例如,瑞银上调了A股和港股的评级至“超配”,认为中国股市估值存在巨大差距。
在全球资产配置策略中,中国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中金财富的研究,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投资期限建立稳定的长期战略配置中枢,并通过全球化资产配置追求更高的分散价值。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个人投资者,也适用于机构投资者。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全球长期配置型资金将继续加仓中国资产。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依然可期,尤其是在政策落实和盈利改善逐步兑现的情况下。投资者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