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贷市场的灰色地带,一个被称为“职业背债人”的特殊群体正在野蛮生长。他们被中介机构精心包装后,成为套取银行贷款的完美工具。近期,多地法院密集披露了多起涉职业背债人的金融犯罪判例。
据媒体报道,这些“职业背债人”并非单兵作战,而是搭建起了庞大的中介网络。中介通过“拉人头”“包装身份”等方式,将“白户”包装成“三有人员”,以获取高额贷款。例如,许明、陶天等人被包装为“有资产、有工作、有公积金”的“三有人员”,以获取贷款。
然而,这些“职业背债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赚取高额回报,但代价是余生被银行追债,甚至面临法律制裁。例如,有“背债人”表示:“3个月躺赚200万元,代价是余生被银行追债!”。此外,部分“职业背债人”甚至因涉及诈骗、洗钱等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
“200万元买断人生”并非易事。尽管部分“职业背债人”声称“3个月赚200万”,但实际到手的酬劳往往不足40%,甚至可能因中介抽成而损失惨重。此外,一旦被纳入失信名单,生活将处处受限,甚至可能因涉及诈骗、洗钱等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
“职业背债人”现象的滋生,不仅损害了金融秩序,也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专家呼吁,应依法严厉打击相关黑灰产业链,提高违法成本,斩断隐藏在背后的黑灰产业链。
“200万买断人生”看似诱人,实则代价沉重。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更应坚守法律底线,选择合法合规的途径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