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商业观察 >

新华社评肖某董某莹事件:绝不姑息:维护医疗行业纯洁性

2025-08-16 08:56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2025年8月16日,新华社发布评论文章《新华社评肖某董某莹事件:绝不姑息!》,对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肖某、董某莹事件作出严肃回应。该事件涉及医疗领域的严重违规行为,引发公众对医德医风、职业操守的深刻反思。

  据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医生肖某因违反手术安全管理规定、擅自离开手术室,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一度告急,且与董某莹存在不当关系,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并解除聘用关系。董某莹因入学资格造假、学术不端等问题,被撤销医师执业证书。事件暴露出医疗机构在管理、监督、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此次事件不仅是个人行为失范的体现,更是对医疗行业纯洁性的严重冲击。新华社指出,此次事件反映出部分医疗机构在医德医风建设、学术规范、职业操守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亟需加强监管与整改。文章强调,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是维护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事件引发公众对医疗行业管理、职业操守、医德医风的广泛讨论。有评论指出,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其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应受到更高标准的期待。然而,个别案例暴露出的医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医疗机构在制度建设、监督机制、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文章指出,医疗机构应以案为鉴,完善医务人员准入考核机制,强化动态监管,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医德医风建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此次事件再次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医疗行业作为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必须以最严苛的标准、最严格的制度,筑牢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绝不姑息”不仅是对肖某、董某莹事件的回应,更是对医疗行业、职业操守、社会公德的深刻警示。唯有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才能真正实现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图片推荐

  • 1
  • 2
  • 3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