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产经生活 > 国际视野 >

千禾0酱油市值4天蒸发9.5亿:“零添加”酱油风波,消费者信任危机四起

2025-03-21 16:23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近日,调味品行业巨头千禾味业因旗下“千禾0”酱油被检出致癌物镉而引发广泛关注。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消费者报道》的检测结果,13款标榜为“零添加”的酱油中,12款检出致癌物镉,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镉含量高达0.0110mg/kg,远超国家标准。这一事件不仅让千禾味业的股价连续四日暴跌,市值四天蒸发超过9.5亿元,更引发了公众对“零添加”概念的质疑和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事件的核心在于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的宣传与实际产品成分之间的矛盾。尽管公司明确表示,其产品配料中未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且镉元素来源于原料中的水、土壤和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但消费者对“零添加”概念的理解却截然不同。许多消费者认为,“零添加”意味着完全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而镉作为一种致癌物,显然与“零添加”背道而驰。

  千禾味业的“零添加”商标也成为了此次事件的焦点。该商标自2007年申请以来,已使用长达16年,但其与“零添加”概念的强关联性却引发了法律专家的质疑。律师指出,“零添加”本身并非法律术语,若千禾味业在宣传中刻意混淆概念,可能涉嫌误导消费者。然而,公司方面则表示,“零添加”仅是用于区分产品类型,不存在误导行为。

  资本市场对此次事件的反应尤为强烈。自3月17日以来,千禾味业股价连续四日下跌,累计跌幅达7.3%,市值蒸发超过9.5亿元。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部分人认为千禾味业未能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未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并非千禾味业首次陷入舆论漩涡。早在2022年,海天酱油因“双标”事件引发争议时,千禾味业曾借机“躺赢”,股价一度逆势上涨。然而,此次事件却让千禾味业的“零添加”形象彻底崩塌。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高端酱油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千禾味业在产品定位和渠道布局上仍需调整。

  面对舆论压力,千禾味业于3月20日深夜发布致歉声明,强调其产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未使用食品添加剂。然而,这一声明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有消费者表示:“‘零添加’本应代表健康和安全,现在却成了营销噱头,让人难以信任。”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调味品行业在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营销上的漏洞。尽管千禾味业在高端酱油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其产品力和市场关注度仍需提升。未来,千禾味业若想重塑品牌形象,必须在产品质量和宣传策略上做出实质性改进。

  此次“零添加”酱油事件不仅让千禾味业损失惨重,更引发了整个调味品行业的反思。如何在追求高端化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如何在宣传中避免误导消费者,将是千禾味业乃至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图文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