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国际金价在近期出现显著回调,结束了此前连续数月的上涨趋势。根据多方分析,此次金价下跌可能打破今年最长的涨幅纪录,引发市场对黄金后市走势的广泛关注。
从技术面来看,黄金价格自年初以来多次刷新历史新高,但近期因美元走强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导致投资者获利了结,从而引发金价下跌。例如,2025年2月27日,黄金价格延续了此前一周的跌势,报每盎司2880美元左右,较前一周创下纪录高位下跌约2.3%。这一走势标志着自2024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上涨周期结束。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金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元走强、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美联储在2024年底宣布降息周期进入尾声,并暗示未来可能仅进行两次降息。此外,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削弱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黄金价格承压下行。
尽管如此,部分机构仍对黄金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高盛和瑞银等机构预测,黄金价格在未来几年内仍有上行空间,尤其是地缘政治风险和央行购金需求可能成为支撑金价的重要因素。然而,也有分析师警告称,短期内金价可能面临更多波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能进一步上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金价下跌带来了购买黄金饰品的机会。例如,国内金店纷纷下调金价,千足金饰品价格每克跌至618元。这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也刺激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然而,也有专家提醒投资者需谨慎对待短期波动,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黄金价格的波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这可能为黄金提供一定的支撑。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预期可能继续压制金价。
展望未来,市场普遍认为金价短期内可能维持震荡格局。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以把握投资机会。同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适时购买黄金饰品或投资黄金ETF基金可能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尽管金价近期出现下跌,但其长期走势仍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需保持理性,结合市场动态做出科学决策,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