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文化产业 >

以“溯古”为根 以“通今”为魂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宾感言报道之一(2)

2025-07-24 15:39 来源:中网资讯T|T

  今天是端午节,屈原是古代爱国的典范,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活动,正如苏士澍主席所题写的活动主题,就是为了更好的“传中华文脉,赋赓续动能”,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

  今天恰逢端午节,既是纪念屈原的爱国之日,也是赓续文脉的文化之约。端午精神,映照千年家国情怀。两千多年前,屈原以生命书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担当之志,他的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的永恒符号。今天,我们以书法为媒,让甲骨文“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正是要唤醒这份根植于血脉的文化基因,让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气节,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端午节俗绵延千年,从挂艾草、佩香囊的民俗传承,到今日"溯古通今书法工程"的创新实践,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文化的敬畏与家国的热爱。

  中华动画文化工程发展促进会会长郑绪涛:

  今天的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系列活动,不仅是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思想,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精神,而且也正是秉承了中华书法文化发展的脉络,在弘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复兴贡献力量,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大餐、书法盛宴,更是一次“赋能中华、赓续文脉”的爱国行动。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共同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正是这一使命的具体实践。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书法文化,也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还能让更多人明晰文明基因,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书法人才,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书法文化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

  此次溯古通今书法工程的启动,不仅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赓续中华文脉"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的切实行动,更是打通古今文化脉络、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绝佳契机,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和重大价值。

  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唯一的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以溯古通今书法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推动汉字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深度交融。

  中国古文字博物馆馆长谭文贵:

  在中国秦文研究会主办的“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上,我代表中国古文字博物馆上台接受甲骨文作品捐赠,感慨万千,由衷的心声一直在我的心灵中回响。

  习总书记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改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我们今天研究甲骨文,接受甲骨文作品捐赠,这是对中国古文字博物馆发展建设最大的支持,我们将好好收藏这些作品,在必要的时候,在我们博物馆展出。

  大家知道,这些镌刻着古老文明密码的甲骨,历经岁月沧桑,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历史记忆。它们不仅仅是捐赠者个人的创作,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此中国古文字博物馆向捐赠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捐赠让甲骨文找到了最适合的"归宿",博物馆专业的保护与研究,能让更多人领略甲骨文的魅力,也能让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得到更深入的发掘。这不仅是一次藏品的转移,更是一份文化传承责任的传递。

  我深感荣幸能为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播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焕发新生,继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激励更多人探寻中华文明的深邃与伟大。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