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宣布,今年将再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2万人,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旨在让更多学生能够接受更加公平、优质的高等教育,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扩招计划是继去年扩招1.6万人后的又一重要措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优化现有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稳妥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是此次扩招的核心目标之一。扩招的名额主要集中在国家最紧缺的前沿学科,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交叉学科及前沿重点学科领域。
多所“双一流”高校已宣布具体的扩招计划。例如,清华大学计划在2025年新增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上海交通大学也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云南大学则拟增加300个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理工农医类及双学士学位相关项目。这些高校的扩招计划不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还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扩招的背景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但优质本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8所“双一流”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超过1:1,这表明本科生教育资源的稀缺性。通过扩招,更多学生将有机会进入这些顶尖高校学习,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扩招计划还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强调,扩招的目标不仅是增加招生名额,更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这一政策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然而,扩招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在扩招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避免盲目扩张成为关键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扩招将坚持“量质并重”的原则,确保新增的招生名额能够真正转化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此次扩招还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人才培养。复旦大学等高校已开始重组学科框架,跳出学科边界,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领域,推动学科融合创新。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人才,也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次扩招计划的实施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释放,未来将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也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此次“双一流”高校本科再扩招2万人的政策,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教育公平,这一举措将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