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深度观察 >

多国零售商停止向美国发货,跨境电商市场震荡

2025-05-04 07:40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2025年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对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和零售市场的连锁反应。根据最新报道,此举导致多国零售商停止向美国发货,跨境电商平台面临物流重组压力,部分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面临发货延迟等问题。

  这一政策变化直接冲击了依赖跨境购物的美国消费者。许多电商平台的商品价格出现显著上涨,部分商品涨幅甚至超过一倍。例如,有报道指出,一些电商平台的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了100%以上,这使得许多消费者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购物选择。与此同时,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纷纷抱怨发货延迟,部分商品甚至需要等待数周才能送达。

  由于关税政策的调整,一些外国品牌和中小企业选择暂停或退出美国市场。例如,有报道称,一家加拿大鞋类品牌将原本售价175美元的中国制造运动鞋从加拿大发货改为从美国本地仓库发货,仅此一项就需额外承担超过300美元的税费。这种成本的增加迫使许多企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布局,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的影响。随着美国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取消,许多中国卖家开始调整策略,推出类似“ChinaShopping(中国购物)”的平台,试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吸引美国消费者。然而,这种转变需要时间来适应,短期内可能难以完全弥补因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空缺。

  专家指出,此次政策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些家庭通常依赖跨境电商购买日常用品、衣物和小型电子设备。然而,由于关税上涨和物流成本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可能会进一步上升。此外,美国本土企业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这一变化。例如,《华尔街日报》披露,一些美国本土鞋类品牌已将库存从加拿大转移至美国本地仓库,以减少关税负担。

  尽管部分企业正在努力适应这一变化,但整体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有分析认为,此次政策调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势,并对未来的国际贸易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和零售商需要共同面对价格上涨和发货延迟带来的挑战。

  目前来看,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影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还对全球零售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随着各国企业逐步调整供应链和物流策略,跨境购物市场或许会迎来新的变化。然而,在此之前,消费者和企业都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