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华为智能驾驶负责人苏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技术在行业内处于断代式领先的地位,而中国本土的自动驾驶技术尽管发展迅速,但在复杂路况和特殊场景处理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
苏菁指出,特斯拉的FSD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优势,其算法和硬件设计经过长时间的迭代优化,能够应对高速、城市等多种驾驶环境。相比之下,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整体上仍需追赶。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现,特斯拉的FSD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较为稳定的自动驾驶体验,而国内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则相对逊色。
苏菁还提到,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在处理特殊场景时存在明显短板。例如,在施工路段、狭窄巷道以及上下楼梯等场景中,国内的自动驾驶系统往往需要依赖人工干预或额外的技术支持才能完成任务。而特斯拉的FSD系统则凭借其强大的感知能力和决策算法,在这些场景中表现得更为从容。
尽管如此,苏菁也对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华为ADS(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系统在某些场景下已经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端到端的决策能力上表现突出。然而,要实现全面超越,国内企业还需要在算力、数据积累以及算法优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也对国内企业形成了压力。据报道,特斯拉正在推进FSD在中国的落地工作,并计划建立本地化团队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这无疑将加剧国内外技术的竞争。
与此同时,苏菁也强调了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潜力。他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华为与多家车企合作推出的智驾解决方案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比亚迪等新兴车企也在高阶智驾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对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尽管特斯拉的技术在某些场景下表现出色,但在城区复杂路况中的表现仍不如预期。此外,特斯拉的电耗问题也被部分消费者诟病。
特斯拉的FSD技术目前仍是行业的标杆,但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本地化适配,有望在未来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苏菁的观点提醒了国内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还需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