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财经调查 >

喜马拉雅遭7795宗投诉:虚假宣传、版权纠纷与用户体验危机

2025-03-12 13:35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近日,喜马拉雅平台因7795宗投诉引发广泛关注。这些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退款难等问题上,反映出平台在运营管理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多重问题。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喜马拉雅的投诉量高达3535条,其中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成为主要问题。例如,有消费者反映,喜马拉雅通过虚假宣传诱导用户购买课程,却难以实现所谓的“声音变现”,甚至月入10万元的承诺被证实为欺诈。此外,自动扣费和退款难的问题也屡见不鲜,许多用户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而退款渠道则难以找到。

  除了消费者投诉外,喜马拉雅还面临大量的法律诉讼。天眼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涉及的司法案件高达1479起,其中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占比最大。这些诉讼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对平台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腾讯、爱奇艺等大平台曾因侵权问题起诉喜马拉雅,进一步加剧了其版权风险。

  喜马拉雅的盈利模式也饱受质疑。尽管营收连年攀升,但其亏损问题依然严峻。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的净亏损累计超过百亿元。这种持续的亏损与其高昂的营销成本密切相关。例如,喜马拉雅在2018年至2020年的营销费用分别占营收的64%、45%和4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用户反馈方面,喜马拉雅的客服服务也备受诟病。有消费者投诉称,客服态度恶劣,对退款请求置之不理,甚至建议用户“不要投诉”。这种糟糕的服务体验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喜马拉雅的上市之路也因这些问题而蒙上阴影。尽管平台多次尝试上市,但版权纠纷和用户投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承认,其内容审核机制存在漏洞,无法完全避免侵权行为。

  面对如此多的投诉和诉讼,喜马拉雅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运营管理和用户体验。例如,加强内容审核机制,杜绝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行为;优化退款流程,提升客服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应对法律诉讼,减少版权纠纷的发生。

  喜马拉雅作为在线音频行业的领军企业,其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只有通过整改和创新,才能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