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acebook因在其招聘广告中存在性别歧视行为而受到公众和法律机构的强烈批评。根据相关报道和研究,Facebook的广告算法在性别定位上表现出明显的偏见,导致女性求职者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工作机会。
全球见证组织(Global Witness)的一项实验揭示了Facebook广告算法的性别偏见。实验结果显示,在机械工作和飞行员职位的招聘广告中,男性用户看到的广告比例远高于女性用户。例如,机械工作广告中96%的展示对象为男性,而女性用户仅占4%;飞行员职位广告中,男性用户看到的比例为75%,女性用户仅为25%。这种性别偏见不仅体现在广告展示上,还反映在招聘广告的内容设计中。例如,卡车司机职位的广告主要面向男性,而育儿工职位的广告则主要面向女性。
Facebook的性别歧视问题并非首次被曝光。早在2018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就曾起诉Facebook及其九家雇主,指控其允许广告商根据年龄和性别定位招聘广告,从而帮助雇主排除女性。宾夕法尼亚州的Bobbi Spees通过实验发现,使用丈夫的Facebook账号时,她能看到更多招聘广告,而使用自己的账号时,她只能看到与家庭健康相关的职位。
Facebook对此问题的回应是,其算法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兴趣推荐最感兴趣的广告,并且正在审查报告中的发现。然而,批评者认为,Facebook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算法中的性别偏见。事实上,Facebook的广告系统不仅在招聘领域表现出性别歧视,在住房和信贷广告中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房屋销售广告主要由白人男性发布,而秘书职位的广告则主要由女性发布。
这种性别偏见不仅影响了女性求职者的就业机会,还加剧了职场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研究表明,招聘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可能导致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误解,并进一步加深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此外,Facebook的广告系统还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对女性进行歧视。例如,如果一个女性分享了与卡车司机相关的照片或加入相关群组,Facebook可能会向她展示更多与卡车司机相关的广告。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法律诉讼,Facebook宣布将不再允许广告商按年龄、性别或邮政编码进行目标定位。这一举措被视为Facebook在应对性别歧视问题上的初步回应。然而,批评者认为,这仅是表面的改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算法中的性别偏见问题。
专家指出,要彻底解决招聘广告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需要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入手。技术层面,应开发更加公平的算法,避免性别偏见的延续;社会层面,则需加强法律监管,确保招聘广告的性别中立性。同时,求职者也应提高警惕,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工作机会,避免因算法偏见而错失良机。
Facebook在招聘广告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职场性别平等的关注。尽管Facebook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要真正消除性别偏见,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性别平等,将是Facebook及其他科技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