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钟南山在回忆中提到,自己在不到两岁时,曾经历南京的日军轰炸。当时,日军的炸弹炸塌了他家的老房子,年幼的他被埋在瓦砾之下,险些丧命。据他回忆,当时他满脸灰尘,脸色发黑,几乎不哭不闹,是外婆和母亲在废墟中将他从瓦砾中扒出,才得以幸存。这段经历成为他生命中“第二次生命”的开端,也让他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钟南山在回忆中提到,当时南京的轰炸持续不断,日军的空袭频繁,许多家庭在战火中失去亲人。他和家人在战乱中辗转多地,从南京逃往贵阳,生活颠沛流离。尽管如此,他童年时期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这或许也与家庭的关爱与父母的呵护有关。
钟南山在回忆中强调,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悲剧重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战争的残酷,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尽管战争带来了痛苦,但钟南山在回忆中也展现了对生命的坚韧与希望。他提到,后来在贵阳安顿下来后,他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了一名医生,致力于公共卫生事业。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加关注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这或许与他早年经历的苦难有关。
钟南山的童年经历,不仅是个人记忆的见证,也是历史的缩影。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正如他所说,历史不应被遗忘,和平才是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