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媒体热讯 >

甘肃通报幼儿血铅异常事件:6人被批捕,17人接受立案审查

2025-07-20 21:20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2025年7月20日,甘肃省官方就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铅检测数据异常事件发布通报,指出在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期间,褐石培心幼儿园共有7名幼儿在该院进行血铅检验时发现异常,其中最高血铅含量高达440.14μg/L,远超正常范围。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并迅速引发多部门联合调查。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调查组专家对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血铅检验数据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该医院在血铅检测过程中存在多项问题,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原始数据记录不完整、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符等。此外,甘肃省疾控中心在此次重大任务中表现出对质量控制体系的忽视,未对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数据合理性、质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严重偏差。

  针对此次事件,相关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组织儿科、中毒等医疗专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建立患儿健康监测档案,动态掌握康复情况,并提供免费治疗和营养干预服务。另一方面,对涉事人员依法处理,已有6人被批捕,17人被立案审查调查。同时,相关部门承诺设立专项基金,为所有受影响的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并协调异地治疗的费用报销及营养补贴,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次事件暴露出医疗机构在血铅检测方面的严重漏洞,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在质量控制和应急响应机制上的不足。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已介入调查,并表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并非甘肃首次发生与血铅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件。早在2006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就曾发生过354人血铅超标事件,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比较高,当地政府紧急提供财政资金进行救治。此次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提醒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儿童健康和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法律层面,此次事件也凸显了检察机关在司法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检察制度的基本职能,检察机关不仅承担着对犯罪行为的控诉职责,还肩负着对侦查权和审判权的双重监督。此次事件中,检察机关通过批捕涉事人员,展现了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坚定立场。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在司法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的趋势,即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确保国家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此次甘肃幼儿血铅异常事件不仅是一起公共卫生事件,更是一次对政府监管能力和司法公正性的全面考验。相关部门的迅速反应和依法处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法治原则的坚守。然而,事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制度完善和监管强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