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刘家湾赶海园因“撒人工蛤蜊”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期间,赶海园为应对游客大量涌入、蛤蜊资源紧张的情况,采取了“投喂式”赶海活动,向游客投放野生养殖的蛤蜊,以提升游客体验。此举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热议。
据极目新闻报道,赶海园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水温较低、滩涂蛤蜊资源有限,且游客数量激增,导致游客难以自行挖到蛤蜊,因此景区通过人工投喂野生养殖的蛤蜊,以保障游客的体验感。据称,5月1日当天,赶海园接待了约2万名游客,投喂了约2.5吨野生蛤蜊。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投喂式”赶海虽然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但也引发了对“真实赶海”与“人工干预”的争议。新京报快评指出,游客赶海所得的蛤蜊多为“图一乐而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此外,有媒体指出,景区每天下午根据退潮时间,分多轮播撒从滩涂上挖出的野生蛤蜊,单日总量约3000斤。
尽管如此,也有游客表示,这种“撒蛤蜊”活动为赶海增添了趣味性,游客们纷纷参与,体验感十足。此外,赶海园方面表示,该活动是“龙王献宝”活动的一部分,旨在为游客提供互动和情绪价值。
尽管“撒人工蛤蜊”引发了争议,但其在提升游客体验、缓解游客焦虑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如何在“真实体验”与“人工干预”之间找到平衡,仍是景区管理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