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专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战略构想,即“两个30战略”,旨在应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短期内实现GDP增长5%的目标,同时在中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2030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专家刘晓光的建议,中国将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方式,增加70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以对冲美国关税升级带来的外部冲击,同时加大对消费和投资的支持力度,以稳定经济增长。这一举措不仅能够缓解短期经济压力,还为中长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将采取降准降息的措施,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迅速下降,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专家邢自强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抓住政策窗口期,以稳定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专家强调,中国应避免“投资驱动型增长”的误区,而是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释放内需潜力。国家统计局原局长许宪春也指出,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必须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在更长远的战略规划中,中国计划到2030年实现现代化、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六大战略方向的实施来实现,包括重新思考国家与私营部门的角色、推动绿色创新、促进机会平等、加强财政体系、确保社会公平以及保持国际参与度。
具体而言,中国将通过结构性改革强化市场经济基础,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股权证券化,同时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以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中国还将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两个30战略”不仅是中国应对当前国际挑战的有力举措,也是实现203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步骤。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