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智驾赛冠军问界M7车主在开启智能驾驶功能时发生严重车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鸿蒙智行App官方回应,事故发生后,华为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协助处理事故、医疗安置,并垫付了相关费用。然而,此事件也引发了关于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争议。
据车主描述,事故发生在2024年12月22日晚上九点半左右,当时他以NCA功能120km/h的速度追尾了一辆静止的水泥泵车,导致车辆当场报废,人受伤但未死亡。车主质疑华为在发布会上的言论,认为其存在夸大宣传嫌疑,称“草菅人命”。对此,鸿蒙智行App官方回应称,碰撞发生前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已触发,但由于对向车辆灯光、前方静止或低速行驶的工程车辆等局限性场景,未能避免碰撞。
华为方面强调,智能驾驶系统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驾驶员需保持注意力集中并随时接管车辆。鸿蒙智行App提醒用户,在使用NC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时,应双手握住方向盘,时刻关注周围环境,并在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然而,部分网友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华为在宣传中过度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了用户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并非华为智驾系统的首次争议。此前,问界M7也曾因智能驾驶功能引发多起事故,包括追尾施工车、误判静止车辆等事件。这些案例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可靠性的担忧。
与此同时,业界专家指出,智能驾驶技术虽然在感知能力、快速反应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复杂路况下,系统可能无法识别静止或低速车辆,从而导致事故。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需保持警惕,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华为方面表示,将通过此次事件进一步优化智能驾驶系统,并加强用户教育工作。鸿蒙智行App已授权发布车辆数据分析报告,以证明AEB功能在事故发生前已正常触发。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完全平息公众质疑。部分网友认为,华为应承担更多责任,主动为所有因智能驾驶功能引发的事故提供赔偿。
此次事故再次提醒人们,在享受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安全将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