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应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推广力度,并出台动力电池回收专项法规标准,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冯兴亚指出,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补能方式,具有补能速度快、安全性高、降低电池寿命损耗等优势。相比传统充电模式,换电模式能够显著缩短用户的补能时间,提升出行便捷性,同时通过车电分离模式降低购车成本,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换电站的建设还能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每个换电站仅需4-8平方米的停车位面积,而同等面积的充电站最多只能服务96台车。
然而,冯兴亚也坦言,当前我国换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建设成本高、规划布局滞后、电池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例如,换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难以实现通用化。此外,换电模式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资源共享基础薄弱、运营效率低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冯兴亚建议从政策层面入手,加快统筹规划换电模式的整体布局,出台支持换电模式发展的扶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统一换电标准,制定相关法规标准,推动车电分离模式的普及;通过政府基金支持换电产业,降低企业负担;鼓励汽车企业推出换电车型,扩大换电模式的应用范围。
冯兴亚还强调,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退役高峰期即将到来。因此,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也是推动换电模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他建议尽快出台动力电池回收专项法规标准,优化产能布局,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在具体实施方面,冯兴亚建议优先在公共交通、出租车、物流运输等领域推广换电模式。这些领域对补能效率要求较高,换电模式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他还提出在寒区推广换电模式,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在寒冷地区的稳步增长。
冯兴亚还关注到换电模式在低空经济和无障碍车领域的应用潜力。他建议加快推广无障碍车的普及,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冯兴亚的建议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换电模式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迎来快速发展期。这不仅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冯兴亚的提案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和市场引导,换电模式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补充方式,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