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商业观察 >

平安“村教”在嘉峪关启动 名师远程开讲丝绸之路

2018-06-20 15:46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三村益起行动,六一献礼少年。6月1日,2018年中国平安“村教”项目名师远程支教第二课《丝路漫漫诗为证》在嘉峪关启动。《百家讲坛》人气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教授于赓哲,通过平安智慧教学平台,远程为100多所平安希望小学和平安智慧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课。作为中国平安“三村工程”村教项目的教育扶贫举措之一,本次课程首次将历史教学与情景教学模式相结合,是新时代历史文化和爱国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央电视台新媒体渠道还对课程进行了直播报道,超过百万网友在线观看。

  此次课程是平安集团在30周年公益日期间启动的“三村益起行动”的一部分,“三村益起行动”号召180万平安人参与公益行动,为乡村学生送上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课程延续了平安远程支教的情景教学模式,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千年丝路的文化传承,授课地点定在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关。于赓哲老师以边塞诗为媒,为孩子们引证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繁华历史,剖析当代“一带一路”对传统的继承。

  今年初,中国平安宣布启动总扶贫投入100亿元的“三村工程”,面向“村官”、“村医”和“村教”三个方向,在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其中,“村教”工程推出了面向乡村学校的智慧教学平台“三村晖”APP,重点打造“平安双师课堂”和“三点半素质课堂”。据中国平安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课程将打造为“平安双师课堂”的特别版,也将成为“三点半素质课堂”的优质内容,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课后,乡村学校的师生们均可通过“三村晖APP”查阅课程教案及视频。

  诗词歌赋谱写丝路传奇,情景教学走进历史名城

  继诗词、国文和音乐支教后,平安首次将远程支教的目光聚焦在历史文化上,让身处偏远乡村的孩子也能领略千年丝绸之路的历史沉淀,感受开放与交流对家国命运的影响,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人地理观、历史观的塑造。

  从2012年起,本课程主讲老师于赓哲曾受邀多次登录央视《百家讲坛》,其擅长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以严肃又不失幽默的风格被称为“最萌教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对中国和沿线各国的物质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赓哲老师在课程开篇便以诗词为证,从美食切入,讲述交流背后中国人勇于探索世界的开放精神,引发孩子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本次历史文化课是平安“村教”项目今年启动的第二堂名师远程支教情景教学课程。去年,平安首次启动远程支教平台,开启情景教学的新模式。此后,《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身临宁夏中卫,在黄河边上主讲远程支教第一课《不到黄河不懂诗》,与孩子们穿越历史烟云感受家国情怀;著名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则以北京鲁迅故居为“课室”,与乡村少年读经典诵家国;今年4月份,知名音乐创作人李健奔赴广西百色,在风光绮丽的山水间,与乡村少年共唱山歌,通过音乐分享个人立足家乡探索世界的经历……

  从黄河大漠孕育出的边塞名诗,到人文故居的家国经典,从湖光山色的山歌乡音,到历史长河的古老坐标,今年平安远程支教的第二课将本次教学最重要的“情景”,定在了丝绸之路的要塞嘉峪关。据史料记载,嘉峪关南倚祁连山,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明朝洪武年间,嘉峪关关城被修筑为万里长城西端,成为西部长城的代表。

  身处古朴的嘉峪关关城之上,此次课堂沿用了平安远程支教一贯的“情景教学”模式,即便没有黑板和讲台,于赓哲老师依然在城楼上娓娓道来,千年的沧海桑田透过镜头,似乎就在孩子们的眼前。通过平安智慧教学平台,于老师还在嘉峪关与广西马山县平安希望小学以及重庆市奉节平安智慧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课程互动,回答了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